首页
奖项概览
奖项介绍
宗旨与理念
关注领域
发展历程
奖项评选
提名与参评标准
评选流程
时间安排
评审委员会
职责
委员会代表
参评通道
在线申报系统
材料要求
常见问题FAQ
新闻与媒体
媒体报道
行业动态
官方公告
组织与合作
主办方
组织架构
战略合作伙伴
赞助与支持
青年银光
青年计划
公众参与
教育合作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证书查询
首页
奖项概览
奖项介绍
宗旨与理念
关注领域
发展历程
奖项评选
提名与参评标准
评选流程
时间安排
评审委员会
职责
委员会代表
参评通道
在线申报系统
材料要求
常见问题FAQ
新闻与媒体
媒体报道
行业动态
官方公告
组织与合作
主办方
组织架构
战略合作伙伴
赞助与支持
青年银光
青年计划
公众参与
教育合作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证书查询
参评通道
Evaluation submission channel
在线申报系统
材料要求
常见问题FAQ
01. 谁可以申报银光奖?有国籍或机构限制吗?
银光奖面向全球开放,支持来自任何国家与地区的个人、团队或机构参评。包括但不限于:科研人员、技术专家、青年创新者、跨界团队、高校实验室、产业研发中心及非营利组织。接受自荐与他荐两种形式,合作项目需明确各方贡献比例。
02. 银光奖主要关注哪些研究或技术方向?
当前重点关注以下七大科技前沿领域:
人工智能
气候技术
医疗创新
生物医药
绿色能源
合成生物学
量子技术
银光奖同时关注科技伦理、科技传播、公共健康、跨界协作等社会型与复合型创新。
03. 奖项提名时间是什么时候?如何提交?
提名开放:每年1月1日
提名截止:每年3月31日(UTC时间)
请通过银光奖官网提供的【在线申报系统】注册、填写并上传相关材料。系统支持草稿保存、材料修改、提交后确认等功能。
04. 是否可以提交多个项目?
是的。个人或机构可申报多个不同项目,但需为每个项目分别提交完整材料。每个项目将独立评审,不得合并申报或共用材料。
05. 需要提交哪些材料?是否有限制格式?
请在线上传以下材料(系统支持PDF/MP4等格式):
核心成果支撑材料(必填)
推荐信(自荐必填)
知识产权或合作声明(如适用)
视频材料(可选,3分钟内)
材料总页数建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系统最大支持单个附件不超过20MB。
06. 评审流程是怎样的?我何时能知道结果?
银光奖评审分为初审—复审—终审三轮,评委均为匿名制、国际化、多学科专家组成,确保流程独立、公正与专业。
入围公布:每年9月30日
终审结束:每年12月31日
颁奖典礼:次年5月中旬举行
入围者将通过邮箱接收正式通知并参与后续展示安排。
07. 评审的标准具体是什么?
银光奖采用“三维一体”的核心评估体系:
突破性:是否实现颠覆式创新,具备行业影响力;
原创性:是否基于独立研究或方法,体现思维新意;
可持续性:是否具有长期应用价值与社会积极效应;
另设“青年贡献”“公众传播友好度”“伦理合规”等附加考量维度。
08. 银光奖设置哪些奖项类别?
目前设有以下三类奖项:
银光技术特别奖:表彰关键技术与颠覆性突破
科技应急贡献奖:应对突发挑战的科技响应
银光传播奖:科技传播、公众表达领域的创新实践
获奖者将获得官方奖杯、证书及国际合作、传播支持等后续资源。
09. 我的申报信息会对外公开吗?
所有申报材料将严格保密,仅供银光奖评审使用。未获奖项目的信息不会被公开。如入围或获奖,部分内容(如项目名称、简介、团队代表)将在授权后用于对外展示或媒体传播。
10. 如果我遇到技术问题或提交困难怎么办?
请第一时间联系银光奖申报支持团队,我们将在工作时间内提供邮件答复和技术支持:
sllwd.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UTC+8)